Tether的新篇章:從離岸霸主到多鏈穩定幣基礎設施
作者:TanayVed來源:coinmetrics翻譯:善歐巴,金色財經核心要點:
Tether仍是全球穩定幣領域的領導者,不僅為新興市場提供美元接入渠道,還通過其儲備推動對美國國債的需求。
隨著新監管政策落地及市場競爭格局演變,穩定幣市場在合規性與收益分配方面呈現差異化特征,USDT的主導地位正逐步下滑。
Ethereum與Tron在USDT交易活動中的角色持續演變:波場仍保持在高頻、低成本支付領域的領先地位,而Ethereum交易費用下降及流動性提升,正推動其在散戶交易與結算場景的廣泛應用。
新興通道為USDT帶來新的增長機遇,其中USDT0及Plasma等專注穩定幣的網絡,正助力Tether跨網絡拓展USDT應用場景,覆蓋支付等領域。引言
如今,Tether發行的穩定幣USDT無疑是全球穩定幣領域的領軍者,在規模達3000億美元的穩定幣市場中占據約60%的份額。USDT最初主要作為交易工具,如今其影響力已超越Crypto市場——它不僅是新興經濟體獲取美元的關鍵渠道,對美國本土市場而言,也具有日益重要的地緣經濟意義。與此同時,Tether已成為加密行業盈利能力最強的公司之一,季度凈利潤達數十億美元,且正推進一項200億美元的融資計劃,若順利完成,其有望躋身全球最具價值的私營企業行列。
然而,隨著監管政策收緊與市場競爭加劇,穩定幣行業格局正發生深刻變革。Tether能否維持其網絡效應、延續長期以來的主導地位,成為決定其“新篇章”走向的關鍵。基于我們近期對《GENIUS法案》出臺后穩定幣行業動態的研究,本文將分析Tether的市場地位——如何在當前的主導優勢與未來愈發激烈的競爭之間尋找平衡,探討USDT市場份額的演變趨勢、其在不同Blockchain網絡中的應用差異,以及新興通道將如何影響USDT在穩定幣行業下一階段的發展。Tether的市場地位與重要意義
目前,USDT流通總量達1780億美元,是規模最大的穩定幣,遠超其他競品(流通量約為Circle旗下USDC的2.4倍,是其他所有穩定幣總和的3.6倍)。其龐大的規模與充足的流動性,使其成為保障儲蓄、維持經濟穩定及促進交易的重要工具,尤其在銀行基礎設施薄弱或本幣通脹率超過5%的國家和地區,USDT的作用更為關鍵。
在此背景下,Circle旗下的USDC借助美國本土監管政策的推進逐步收復失地;而“其他穩定幣”(以Ethena的USDe、Sky的USDS等計息型穩定幣及Tokens化貨幣市場基金為主)也在持續擴大市場份額。當前穩定幣市場正處于轉型期:USDT雖仍在流動性與應用普及度上保持領先,但面臨的競爭壓力日益增大——既有傳統支付網絡入局帶來的挑戰,也有新興計息型穩定幣的沖擊。盈利能力與合規之路
盡管競爭加劇,Tether仍是盈利能力最強的穩定幣發行方——2025年第二季度凈利潤達49億美元。這一盈利水平的背后,是其持有的1270億美元美國國債儲備作為支撐,Tether也因此躋身全球最大美國國債持有主體之列。不過,Tether作為注冊于薩爾瓦多的離岸發行方,其儲備資產中包含貴金屬、Bitcoin及有擔保貸款等非合規資產。為解決這一問題,Tether計劃推出一款注冊于美國本土、完全符合監管要求的穩定幣USAT,以此強化其在美業務增長戰略,并鞏固其在美國國債需求端的地位。
相比之下,Ethereum傳統上以大額、低頻次轉賬為主,主要作為去中心化金融(DeFi)與機構交易的結算及流動性樞紐。但如今,這一格局正發生轉變。
隨著Dencun與Pectra升級的完成,Ethereum平均交易費用降至1美元以下,使得小額高頻轉賬成為可能。2023年,Ethereum上USDT轉賬中位數金額超過1000美元,而到2025年中期已降至約240美元;與此同時,波場的轉賬中位數金額則有所上升。這一變化使得Ethereum的交易場景逐漸向波場的傳統優勢領域靠攏。
不同鏈上USDT支付結構的變化也印證了這一趨勢。在波場,隨著中頻資金流的增長,散戶轉賬與中頻轉賬的規模差距正逐步縮;在Ethereum,2024年以來,小額(低于100美元)與中頻(1000-10000美元)支付量大幅增長,而大額(10萬-100萬美元)轉賬規模保持穩定。這表明,隨著Ethereum網絡可及性提升,USDT的應用正逐步向小額交易場景拓展。借新興通道拓展USDT主導地位
USDT在波場與Ethereum等鏈上的應用演變表明,結算速度、成本及流動性是影響用戶行為的關鍵因素。展望未來,Tether正通過布局新的分銷渠道與結算層,戰略性地擴大USDT的應用范圍。
例如,基于LayerZero跨鏈可替代Tokens(OFT)標準開發的USDT0已正式推出。該產品通過在Ethereum上鎖定USDT、在目標鏈上鑄造等額Tokens的方式,實現USDT的無縫跨鏈轉賬,且始終保持1:1的儲備背書。
(數據來源:CoinMetricsATLAS)
2025年9月25日,專注穩定幣的Layer-1BlockchainPlasma上線后,USDT0在Ethereum合約中的鎖定量從28億美元激增至77億美元。Plasma支持USDT零手續費轉賬、穩定幣支付Gas費,且具備高吞吐量設計,這些優勢使其迅速吸引了60億美元的USDT0存入,目前該規模穩定在42億美元左右。
盡管Plasma的長期可持續性取決于支付與儲蓄(類數字銀行)場景的落地情況,但它已成為USDT的新型補充通道——這一角色與當前波場、Ethereum分別服務特定流通場景的模式相似。USDT0與Plasma的案例共同表明,Tether正通過覆蓋更廣泛的網絡,拓展USDT的應用邊界,以滿足從大額結算到日常支付、DeFi交易及散戶使用等多樣化需求。結論
隨著穩定幣逐步發展為全球支付基礎設施,Tether的新篇章”將在競爭加劇與監管明確的雙重背景下展開。其能否維持主導地位,關鍵在于能否實現從“離岸發行方”到“多鏈合規基礎設施提供商”的轉型——同時需守住流動性與分銷網絡這兩大核心優勢。跨鏈USDT(如USDT0)及Plasma等專注穩定幣的網絡的出現,標志著穩定幣結算與支付場景將走向多元化。Tether最終是進一步擴大網絡效應,還是被競爭對手搶占市場份額,將決定穩定幣行業下一階段的發展格局。